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环球通讯!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来源:东方资讯    时间:2023-05-27 10:34:01

科技功臣奖

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他想的还是别耽误给学生上课


(资料图)

赵东元院士(左)在进行实验。

赵东元院士赶回学校为本科生上课。他拎着布袋子,袋子里装着他的一等奖证书。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的当天,他刚上完一堂本科生的《普通化学》课。这堂大学本科的理科通识教育课,他已经上了20年。两年前,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奖,拎着个布袋子就匆匆赶回学校,被人抓拍到一张“出圈”照;两年后,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这一大奖之后,这位“布袋院士”想着的,依然还是别耽误了给学生们上课。

“年轻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去上上课”

20年来,赵东元院士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主讲《普通化学》。这是理科生的通识课,赵东元一周有两节,每节课一般有150名学生,多的时候180人。即使安排在复旦最大的教室,座位依然很抢手,常常要靠抢。

“今天给学生上的是化学元素,讲元素史。”谈到上课,赵东元兴致勃勃。“化学哲学是物质观。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我给学生讲气体的发现,人类花了200年才认识到气体运动的过程,发现气体中有什么东西花了300多年,虽然天天都呼吸,但要去研究它非常难。所以说科学的发现,常常需要很多超出寻常的思维。我也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理性思维,掌握基础知识后有所创新。”赵东元说。

给学生们上课,他说自己是真有激情。“作为一个教师,都应该上课。科学知识不仅仅是发表论文,更是要能讲出来。上课对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理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尤其是年轻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去上上课。”赵东元说。

多年来,这位科研大拿带领教学团队在本科生教学中投入精力,启发学生思维,将普通化学与现代化学研究前沿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多届本科生完成了“莙政学者”“望道计划”等研究项目,课程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也成为第一批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

“赵老师从来没有缺席过每一次的课程,他的课很生动,并不一定有多少例子,但让人听了会对化学感兴趣,课本上内容看懂后,再听他的课程会受益很多。”复旦大学2021级自然科学试验班刘觐瑞说。也因此,赵东元多次被本科生、研究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搞科研,除了创造出来科学技术,如果能通过我的课,通过对科学的讲解,能激发一两个学生这辈子只想做科研,那就值了。”赵东元这样表示。

“伟大的科学家是3秒钟就能想出他的科学贡献”

赵东元自己,就想一辈子做科研。

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从美国洛杉矶来到上海,在复旦带着5名本科生,开始了对功能介孔材料创制和合成的研究。

介孔材料是指孔径在2-50纳米之间的多孔固体,在能源、健康、信息、环境、安全等领域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题组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想创造一些在世界上全新的介孔材料,提出了多种合成策略。“就像在化学中开辟全新的化学反应一样。”

他们提出了“酸碱对”的合成概念,将各种功能引入介孔材料,丰富了介孔材料家族,拓展了介孔材料应用领域。发明了19种以复旦大学(FDU)命名的功能介孔材料,被列入化学试剂手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还第一次在世界上做成了有机介孔材料,原创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开拓了有机介孔材料新方向,实现了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也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赵东元看来,科学就是要“突发奇想”。研究多孔材料多年,他养成了一种职业病——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他都想把它打成孔。各种“异想天开”,也成为他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有一次,他带儿子去乐高世界玩,看到各种大型组装构件,他便联想:在微观世界,能不能也用各种功能基元搭建形成孔洞?随后便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学中的模块化组装。

还有一次,他去医院探望病人,对方韧带断裂,需要用一个高分子的韧带将两处连接起来,然后让韧带顺着重新生长。他又开始琢磨:能不能定向把两个孔给嫁接起来?他把想法告诉学生,一起寻找用何种材料能够在微观下把两个孔慢慢诱导过来,再通过化学作用合在一起。这项研究,目前也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

“什么是伟大的科学家,我觉得是3秒钟就能想到他有什么样的科学贡献。”赵东元说。获得荣誉,他觉得很荣幸,因为得到了科技界同行的认可。而他认为最能称之为科学家“标签”的,还是为人类做出的科学贡献。“我愿意一直投身于我的科学研究中去。”他说。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的当天,他刚上完一堂本科生的《普通化学》课。这堂大学本科的理科通识教育课,他已经上了20年。两年前,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奖,拎着个布袋子就匆匆赶回学校,被人抓拍到一张“出圈”照;两年后,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这一大奖之后,这位“布袋院士”想着的,依然还是别耽误了给学生们上课。

“年轻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去上上课”

20年来,赵东元院士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主讲《普通化学》。这是理科生的通识课,赵东元一周有两节,每节课一般有150名学生,多的时候180人。即使安排在复旦最大的教室,座位依然很抢手,常常要靠抢。

“今天给学生上的是化学元素,讲元素史。”谈到上课,赵东元兴致勃勃。“化学哲学是物质观。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我给学生讲气体的发现,人类花了200年才认识到气体运动的过程,发现气体中有什么东西花了300多年,虽然天天都呼吸,但要去研究它非常难。所以说科学的发现,常常需要很多超出寻常的思维。我也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理性思维,掌握基础知识后有所创新。”赵东元说。

给学生们上课,他说自己是真有激情。“作为一个教师,都应该上课。科学知识不仅仅是发表论文,更是要能讲出来。上课对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理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尤其是年轻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去上上课。”赵东元说。

在赵东元看来,科学就是要“突发奇想”。研究多孔材料多年,他养成了一种职业病——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他都想把它打成孔。各种“异想天开”,也成为他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有一次,他带儿子去乐高世界玩,看到各种大型组装构件,他便联想:在微观世界,能不能也用各种功能基元搭建形成孔洞?随后便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学中的模块化组装。

还有一次,他去医院探望病人,对方韧带断裂,需要用一个高分子的韧带将两处连接起来,然后让韧带顺着重新生长。他又开始琢磨:能不能定向把两个孔给嫁接起来?他把想法告诉学生,一起寻找用何种材料能够在微观下把两个孔慢慢诱导过来,再通过化学作用合在一起。这项研究,目前也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

“什么是伟大的科学家,我觉得是3秒钟就能想到他有什么样的科学贡献。”赵东元说。获得荣誉,他觉得很荣幸,因为得到了科技界同行的认可。而他认为最能称之为科学家“标签”的,还是为人类做出的科学贡献。“我愿意一直投身于我的科学研究中去。”他说。

X 关闭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