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于洪武四年设置了粮长制度,到了永乐十二年,又开始实行漕军制度。这背后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明政府运粮制度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
粮长制
粮长制度是朱元璋开创的一项基层赋税征收和官粮运输的制度,把全国设置成不同的区域,然后每个区域拥有田地最多的人担任粮长,由粮长负责区域内官粮的征收和押运的工作。
(资料图片)
这一制度最初设立的时候,因为朱元璋的认真贯彻,以及给粮长给予的做官、发放奖金等特权,所以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粮食的征收更加的高效,最主要的是粮食的运输因为是由粮长自费进行运输,所以运粮的费用可以节省很多,相当于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漕军制
明代漕运,一开始就是由武官负责。最初因为北方战事吃紧,北元的残余势力虎视眈眈,因此北方重镇常年驻扎重兵把守,而他们的粮草供给几乎全部依仗南方。明初就仿照元朝主要实行海运,通过海上运输把粮草运到北方,即“海运饷北平,辽东为定制”。这一部分粮食就由武官押运,但是并没有形成定制。另外由于此时国都就在南京,所以运粮比较的方便,对于漕运的依赖则比较的小,而这部分由粮长负责足矣。
到了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更好地巩固北方边防,选择定都北京。而营建新都,修建宫殿征发了北方大量的屯田军和农民,农业生产因此受到影响。再加上随着迁都而涌入北京的大量人口,北方的粮食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必须要依仗南方。此时仅仅由粮长运粮到国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漕船志法例》记载:“北京所属官军岁用俸粮并营遣等项军夫。该支粮米浩大,已不足需”。
在这种背景之下,明成祖不得不重新考虑漕运政策的变动,并且把目光放到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随即他命人疏浚大运河,成功以后,河运成为了运粮的主要通道。
解决了运河的问题,那么由谁主要负责运粮又成了一个问题。永乐十二年,明成祖下令让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下面的卫所,从这些卫所统辖的军队当中,选拔出来一部分,开始负责漕运工作。从这开始,漕军正式成立,漕军制度成为定制。
史载:“永乐十二年正月庚子,成祖始命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所属卫所,不分屯守,各选军土,以指挥、千百户率领,都指挥总管,入漕运粮,并‘始以运命军’”。
漕军建立以后,就由他们负责大部分官粮的押运,并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此后漕军制也有所变动,这里不再详谈。
从粮长制到漕军制
这里首先说明,本文所说的从粮长制到漕军制的转变,并不是说漕军制取代了粮长制,意思是粮长制度下的部分职能被漕军制替代。因为它们在时间上有重合的部分,而且职能上也有不同,并不能说后者就替代了前者,所以我们只是分析就运送粮食这一职能所发生的变化。
回归正文,既然从粮长制到漕军制的改变,主要指的是运粮总数的变化,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变化究竟在哪。
前者运粮主体是粮长,后者运粮主体是漕军。漕军制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是支运法,支运法下由粮长和漕军共同承担运粮的责任,“支运法民行其四,军行其六”,也就是粮长承担四成,漕军承担六成。第二是兑运法,兑运法下需要粮长就近将粮食对给卫所,然后提供运费,再由漕军承担长途运输。这么一来,粮长只要付出运费,就省去了长途运输的麻烦。第三是长运法,长运法下漕军直接到江南有粮的省份,粮长连运输粮食到卫所的奔波都免去了,直接交付给漕军由他们运输,同样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钱粮作为运费就可以了。
可以看出,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粮长需要承担的运粮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运粮距离也在不断地缩短,相应地漕军承担运粮的数量和距离都在增加。
变化的原因
北方用粮需求迫切这时北方用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修建新都;第二,出征残元势力。朱棣为了营建北京城,修建皇宫,征发了大量的屯田军还有民夫,这些人的口粮起码要解决,迁都以后官员的薪俸要解决,驻京军队的口粮、薪酬要解决。北元又危及边境,朱棣求胜心切,曾数次发兵征讨,每一次出兵又需要大量的粮草。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使得北方对粮食的需求达到了一种十分紧迫的地步。要想解决粮食问题,必须采取一些不同以往的措施。
粮长制弊端显现——运粮路途遥远,民众不堪重负粮长制度的弊端也在实行一段时间后开始显现。朱棣迁都以后,粮长们就需要把粮食从南方跨越千里,一路运输到北京,比起原本运输到南京,距离增加了数倍不止。这么一来,运输成本就增加了很多,而运输费用又需要由粮长个人承担,虽然他们本来就家大业大,但是也承受不了年复一年的重担。因此很多人就开始想尽办法,推脱粮长之责。这么一来,运输到北方的粮食就很难得到有效地保证。
运河事务管理更加规范永乐九年,会通河疏浚完成,大运河得以再次使用。之后陈瑄担任漕运总兵官,做了很多改善明朝漕运的壮举。
他先是引淮安的管家湖水入淮河,提高淮河的水位,冲刷黄河带来的淤泥,并且筑堤十五里,建造四个泄洪大坝,提高了这一航段的航运能力。随后他又主持疏浚徐州至济宁的河道,又修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的长堤,并凿开泰州白塔河直通长江。此外还在高邮修建湖堤,并在湖堤内修建四十里水渠。从淮河至临清千里长的运河上,建闸四十七处,并在徐州、临清、通州皆设置粮仓,方便粮船转运。考虑到漕运船只有可能搁浅,从淮安到通州的河道沿岸又设置了五百六十八处观察点,并派遣官兵驻扎以引导船只,避免搁浅。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运河变得方便运输,为漕军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漕军专业性强相较于粮长们,漕军的专业性更强。这一点可以从多方面看出来。第一点,对于河道的熟悉性;第二,船只更加先进。因为各卫所漕军每次负责运输粮食的起点和目的地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运送数次之后,他们对这一河道的路况就比较的熟悉了。哪个地方风浪较大,哪个地方行驶能节省时间,哪个地方比较的平稳,什么时间需要行船,什么时间需要歇息,他们都一清二楚。而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漕军的船只由松木、楠木、杉木建造,明代漕船分浅船和遮洋船两种船式:浅船底长五丈二尺,头长九尺五寸,稍长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底稍阔五尺;遮洋船底长六丈,头长一丈ー尺,稍长一丈ー尺,底阔一丈尺,底头阔七尺八寸,底稍阔六尺。修造船只所用木料,浅船一只需用大中小木料九根,遮洋船一只需用大中小木料十根。而且每隔一定的时间都会对这些船只进行修理,保证运输的安全。
这么一来,漕军的专业性显著提高,相较于粮长更是远远领先,所以用他们来运粮最合适不过了。
总结
漕运其实由来已久,明朝也不例外。不过相较于前代,明朝开创性地设立了漕军制度,成立军队专门负责官粮的运送,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对于官粮的民间运输通道,则由粮长制下的粮长们负责。两者各有利弊,统治者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而带来的变化就是粮长和漕军运粮数量和距离上的变化。
参考资料:《试述明代漕军的变革》、《明代漕运中的商业活动》赵全鹏、《明代漕军制初探》林仕梁、《明代漕运及其影响初探》胡雪萍、《明代社会研究》张显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觉得我写的还不错的,欢迎大家点赞、分享。记得点个关注哦,谢谢大家的支持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