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药的名称还有很多,比如“芪黄” ”和古代的“杏林” 宋代以后,人们用“大夫”、“大夫”来称呼大夫。 “大夫”、“阆中”本为官名,为何用来代称大夫?
“大夫”,中国古代的官衔。 始于西周。 当时朝廷的官员分为清、大夫、士氏三级。 大夫可以世袭,有自己的封地。 秦汉以后,中央的要职有御史大夫,稍低的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 唐宋有御史、谏官,明清废止。
“阆中”原是皇帝随从的官员。 它成立于战国时期,主要负责防御、劝告等职能。 隋唐以后,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设司,各司首长为“大夫”。 其作用与战国秦汉时有很大区别。 据《明史》卷七十二《吏一》记载:工部下设“英树、禹衡、都水、屯田四大清官司。”,主事二人(从六品起) ”。
可见,这两个名字最初是指官职,出现的时间很早。 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呼医生为“医生”和“医生”的呢? 医生的本义是什么?
医生现在泛指所有行医的人,但最初指的是医学生。 他们最早出现在《唐六典》:《大夫四十》。 唐代学校开始开设医科并招收学生。 宋代医疗制度和医学教育高度发达,掌管医务的官员不断增加。 当时,国家将翰林院医官定为和安大夫、承和大夫、承权大夫、保安大夫等七品二十二种。 于是,人们开始称呼医生为“医生”。 五代以后,官职逐渐普及。 为了表示对医生职业的尊重,人们称呼医生为“大夫”、“大夫”。 在使用领域,有一定的区别。 北方一般用“大夫”,南方多用“阆中”。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医生这个职业在古代是有着比较高的地位的。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